第102节

作品:《裴公罪

    “是什么就别管了,快喝吧。”裴钧把盖子搁在一旁,从他手上拿过勺子,舀起一勺喂向他,“来,乖乖阿越,张嘴。”

    姜越嗤地失笑,劈手夺下那勺子道:“得了,多大的人,我自己吃就好。”

    裴钧大为不悦地收回手,此时虽想同他再赖一阵,可看看窗外日头,似乎又到了该出山的时候,便只能同他暂别,乔装收拾一番,寻着钱海清,再次出山去了。

    这么连着五六日,裴钧每一日都踏着晨光出山去、浑身恶臭地回山里,每一夜都洗得干干净净、把屋里弄得香喷喷的等姜越休息;姜越每一晚都睡得很沉,每一夜都重复同样的梦境,第二天也总是能有熬化的牛筋汤喝,白日里做事亦一日比一日更有精力、一日比一日更能忙碌,这叫他甚至都没有留意——

    茶山中根本没有牛群。

    数日后的一晚,他终于在一阵剧烈的腿疼后惊醒过来,睁眼,竟见钱神医正捏着石砭坐在他榻边,而钱海清手中托着个装满银针的布囊,一看便是正在给他行针治腿,而他回过头,又见他身侧的榻上空空如也。

    “裴钧呢?”他坐起身问。

    钱海清张了口还不及说话,姜越似乎已想到了什么,迅速地起身趿鞋奔至屋外,遥见远处的厨房之上正飘着缕缕白烟。

    “晋王爷!”钱海清在他身后焦急地唤了一声,担忧地跟着他向厨房行去。

    他一路连走带跑来到厨房,还未靠近,已闻见当中传出骨肉熬煮的香气,待慢慢推开门、走进去,只见裴钧正瘫在炉灶前的一把竹编的摇椅上,半睡半醒,手中还握着把开裂的蒲扇,此时正疲惫地轻扇着面前泥炉中极小的火,而泥炉之上架着口大大的石锅,石锅的盖子微微作响,锅的边角处,正溢出带有腥气的浓郁肉香。

    姜越身子一颤,扶在门框上,张口想叫裴钧,一时又不忍出声,眉宇间纠结起来,终是红了男儿眼眶。

    “王爷回去歇息吧。”钱海清站在他身后门外劝,“师父他……不想让您知道这些,就怕您不愿意这么治——”

    “你同他每日究竟是出去做什么了?”姜越回过头,勉力压低声问他。

    钱海清为难一时,抬眼看了看厨房中还未醒来的裴钧,叹了口气:“实则吧……王爷您每日喝的牛筋汤,应叫做牛蹄筋汤才对。这汤是只取牛蹄掌上的块儿筋来熬的,可不是那种又大又长的牛腿筋,外头等闲买不到,买到也未必新鲜,下锅更不能离火,要拿小火熬足三个时辰方可出锅呢,如此才算全了药效。”

    “您也知道,茶山里头没人养牛,附近的村里养牛的虽好找,可一头牛四个脚上也只取得下两三斤蹄筋来,眼下时境又不好,人家也不敢日日都宰牛,总要留些家用,我同师父便只得每日出山去挨着村落地问,问谁家要杀牛、谁家有牛蹄子,得了便速速赶回来,他负责熬煮,我和爷爷便为您针砭腿伤。”

    “这大半月来……都是如此么?”姜越强忍着目下的酸意,慢慢走上前,从裴钧手里轻轻拿走蒲扇,口中喃喃,“那他这日日夜夜的,究竟何时歇过……”

    裴钧手中一空,顿时惊醒,睁眼见是姜越来了,愣了一瞬,便知姜越已经知晓了真相,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,只起身来握住姜越的手,柔声道:“没事的,我一点儿不累,真的……我就是打个盹儿,这就快熬好了,你快回去接着睡吧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瞒着我?”姜越红着眼问他。

    裴钧吞吐片刻,叹了口气:“你心里一直担着宁城的事儿,已经够累了,我怕再提起这个,你会更不好受。”

    姜越闭上眼强忍着泪,一时之间百感聚集,难以说出一句话来。裴钧忙招呼他身后的钱海清先回去,自己揽着姜越在摇椅上坐了,一面拿过蒲扇继续扇着炉子上的小火,一边脉脉望向他道:“这事儿是我错了,我不该瞒着你,你别生气。”

    “我这是生气么?”姜越这一瞬真有些气了,“你为了我,日夜不得安生,我却每日在屋中睡大觉,这岂非施人苦难而不自知?你让我如何安得下心?”

    “这事儿怪不得你自己,”裴钧低下头,用指尖蹭蹭鼻子,“那……那是我点了香让你睡的,因为钱老爷子说针砭会疼,我……我不想你疼。”

    “我难道还怕疼?”姜越抢过他手中的蒲扇,捉住他手腕,一时不知该拿面前这大男人如何是好,“以后若有这样的事,你必须告诉我。裴钧,你不想我疼,我也不想你受苦!”

    裴钧忙忙起身吻在他唇角眼梢上,耷着眼尾道:“好,好,我知道了。这汤也就再喝小半月,我能熬得住,这山里人马操练、布防又离不得你,你就别担心了,休息好才是要紧。”

    “将士们已然知晓如何操练,布防也都开始动工了,从明日起,我同你一道去找药引,你再不许一个人吃苦。”姜越与他抵着额,近近看入他眼中道,“哪怕眼下咱们物资匮乏、再战无望,为了你,我也一定养好这腿……”

    裴钧正要斥他乱说,屋外忽而传来钱海清高亢的声音,由远及近:“师父!师父!您快出来看看!快!”

    裴钧与姜越对视一眼,拉着姜越走出屋一望——只见泛起鱼肚白的天幕之下,遥远的入山口处,一列星点般的火把,正蜿蜒成长队,徐徐走入山来。

    他定睛一看,只见这些火把都系在一辆辆板车上,而这一辆辆板车上载满了麻袋装起的货物,车头都被一匹匹高头大马拉着,细数过去,足有七八十车之多。

    如此多的物资,在匮乏数月后的当下,排成长队涌入山中,这对苦恼多日的裴钧和山中的所有人而言,无疑是天赐的梦境——

    它们意味着温饱,意味着乱世之中的底气和资本,更意味着重新出山的希望。

    他抓紧了姜越的手,努力再睁大眼睛,只见这一列马队的最当先处,竟是梅六正高举着火把,独自执缰,坐在马背上,向他们无声招手。

    此刻,裴钧只觉胸腔中有如一万道火焰腾空飞起,在半空燃放成灿烂的光彩:

    “我知道他之前失踪是去哪儿了……”

    刚刚闻声披衣赶来的裴妍听了他这话,喘着粗气,莫名其妙地问他:“去哪儿了?”

    裴钧的目光直直注视着那蜿蜒而入的长长的马队,唇角渐渐浮起笑容:“裴妍,你是不是忘了他爹是谁了?”

    下一刻,在裴妍略微惊异的目光中,他转向姜越,缓慢地问道:

    “现在,你还要说我们无望再战么?”

    -

    同一日清晨的京城之中,姜湛正在崇宁殿里吃着蔡岚从家中带来的奢华饭菜,忽闻宫外传来一声“皇上驾到”。

    他心下一冷,放下碗筷,果见蔡沨虎虎生威地走入殿中,一干宫女、太监一惊,全数跪下,同桌的姜煊一见是蔡沨,也连忙钻到桌子下去。

    平日里蔡沨还会将他揪出来打骂调笑,可此时,蔡沨似乎没那个心情。

    他将手中一顶还在滴水的头盔扔在了姜湛、蔡岚所坐的饭桌上,压着怒气,沉声道:“前些日子,宫里没了个侍卫,今日查人查不着,倒在御花园的池塘里头捞着了。那侍卫背心中了一刀,脖子中了一刀,肚子也被人捅了……姜湛,你可知道是谁杀了他呀?”

    蔡岚眼见自己辛苦筹备的一桌子菜都毁了,放下碗筷,忍无可忍地站起来:“大哥,你要问话,就不能晚些再来?”

    “都跟你说了多少次?朕是皇帝!”蔡沨吼他,“再如此僭越,朕治你的罪!”

    蔡岚气得无法,还要开口,姜湛把手里碗筷扔在桌上,面无表情地拉住他,抬眼看向蔡沨:“你的人死了,跟朕有何干系?你到朕宫里来吠什么吠?”

    ”放肆!“蔡沨上前就扇他一个巴掌,怒斥,“若不是你这贱人,这宫里还有谁敢动我的人?”

    他掐着姜湛的脖子,把姜湛的头向桌上的菜盘里砸去。姜湛的唇角溢出鲜血,脸在菜油中摩擦,心中只觉奇耻大辱、几欲想吐,耳边却仍旧传来蔡沨的恶语:“我养着你这废物,是要你下诏劝京外那些该死的援兵和皇亲投降的,不是让你在宫里作威作福的!”

    说着他令人拿纸笔来,喝令道:“你现在就给我拟诏,立刻让他们退兵投降!”

    “做你的春秋大梦!”姜湛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,拼命挣扎,“我死也不会如你的意!”

    “那你就给我死!”蔡沨反手就拉出了腰间宝刀。

    蔡岚当即上前抱住他举起的胳膊:“大哥——不,皇上!皇上息怒,皇上饶命!别杀他,求求皇上别杀他!求求皇上饶他一命!”

    蔡沨被他向后一拦,手中脱力,姜湛顿时蹬开他,拔腿向里间跑去。

    这叫蔡沨气得更甚,甩开蔡岚,反手就是一耳光,一脚蹄在他肚子上骂他:“滚开!没用的庶狗!你娘是个不要脸的贱人,你便是她的贱种!凭你还想拦着我?真不嫌脏了我的衣裳!”

    蔡岚顿时痛至失声、捂肚抽搐,蔡沨却举刀便向里间走去,待绕过了紫金纱的座屏,他只见姜湛正跌跌撞撞向龙榻跑去。

    “元光帝果真胆小如鼠,哈哈!”蔡沨狞笑一声,挥动刀锋,“都这时候了,竟只想着往被窝里钻!孬种!”

    他三两步便逼至床边,弯腰狠狠一拉姜湛的腿,姜湛几乎要够着枕头的手霎时被拉开,整个人也跌在脚踏上,硌得胳膊生疼,惨叫一声。

    蔡沨再一次举起刀刃,刚要砍下,却再一次被身后趔趄赶来的蔡岚架住。他转身推开蔡岚,蔡岚却急起来咬住他手掌的虎口,疼得他大叫起来:“死开,你这没用的畜生!你信不信我连你一起杀!”

    姜湛见他们缠斗,吓得慌忙再起身摸向枕头之下,可还不等他拿出手来,只听身后“嘭”的一声脆响,一切竟忽而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他后脊一冷,僵硬地维持着此时的姿态,颤颤回头——

    只见蔡沨手中还拿着刀,人却已经倒在地上,而他身旁的蔡岚双手举着宫中梳洗所用的青色瓷缸,此刻正惊惶无比地原地哆嗦着,瞪着一双发红的眼,死死地盯着地上的蔡沨。

    第136章 其罪八十九 · 庖代

    姜湛颤唇看向蔡岚,良久说不出话,而蔡岚周身一晃,跌跪在蔡沨身边,手中的瓷缸正要滑落,却忽听脚边传来一声粗喘——

    蔡沨的身体微微一动。

    姜湛瞬时瞪大双眼,浑身剧烈颤抖,而蔡岚几乎只迟疑了一瞬,就再度抡起手中瓷缸来,一下又一下猛烈地掼在了蔡沨头顶。

    他就像不知疲惫似的,将一腔恐惧与愤怒尽数倾倒在此刻,化作巨力向蔡沨的头颅砸去,直将蔡沨的脑袋砸得血肉模糊、脑浆四溅,也并不停息。

    姜湛瑟缩在角落里,畏惧地嗫嚅:“慕……慕风……”

    蔡岚听闻他细弱的呼唤,手中的动作猛然一止,霎时抬起了满是血污的一张脸,唇角疯魔般地抽搐了一下:“别怕了……他再也,再也不会……伤害我们了……”

    这时他身后传来一声遏止的低呼。

    他回头,只见是方才躲在饭桌之下的姜煊已爬了出来,此刻正捂着嘴趴在那间隔内外的紫金纱屏下,瞠目注视着里间发生的一切。

    “蔡、蔡沨的人还在殿外……我们不能让人发现他死在这儿……”姜湛扶着床沿站起来,颤手对姜煊一挥,“你去,把胡黎叫来,这事儿他会办……”

    他又看向蔡岚:“至于你,快换件衣服……洗干净脸,待会儿出去同蔡沨的人说,蔡沨今日要住在崇宁殿……”说着,他低头看向蔡沨尸身的腰间,趔趄着上前,弯腰摘下他腰上的令牌来,抖着手递到蔡岚面前,“然后,你拿着这个令牌,去把牢里的张岭放出来,让他想法子入宫见我!”

    姜煊扑爬着扶门跑去后殿找胡黎,蔡岚接过姜湛递来的令牌。不一会儿,胡黎随姜煊匆匆跑来,一见蔡沨惨死,惊得后退半步。

    姜湛共蔡岚立在血泊中,面色冷峻地看向胡黎:“胡公公,你说眼下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胡黎脸色苍白,扭曲着嘴唇,过了良久方出声道:

    “关殿门。”

    -

    这一天,权倾一时的蔡沨在姜湛宫中悄无声息地没了,这消息密不透风地掩藏在崇宁殿中,蔡沨的令牌却被杀死他的凶手带出宫去,用来放出了牢中的张岭。

    整整一日,姜湛在四门紧闭的崇宁殿中时不时发出凄厉的哭嚎,大喊“饶命”,以令殿外侍卫认为蔡沨依旧活着、且正如过去数月一般毒打着他,而蔡沨的一切吃穿用度,又都由胡黎安排心腹的小太监内外递送,谎报送达,这便消弭了蔡沨宫中的顾虑。

    “皇叔,为何咱们眼下又能信过胡公公了?”姜煊躲在殿内悄声问姜湛。

    姜湛一边扒下蔡沨的衣裳,一边冷声答:“因为胡黎是棵墙头草,眼下没了蔡沨可攀,他想要活,便只能依附于我了。”

    直到夜里,殿中的众人才等来了张岭的求见。

    张岭骗侍卫称,是蔡沨诏他前来议事,并出示令牌,带着一个魁梧的壮汉进殿、穿上蔡沨的衣物,令其趁着夜色上轿出宫、回了蔡氏宅邸,而身在蔡宅的蔡岚与他里应外合,当夜便大呼宅中进了刺客。待蔡沨护卫赶去内院时,院内已是一片火海,蔡岚跪地失声痛哭:“大哥!大哥!”

    众侍卫挑水灭火寻找,只寻到一具干枯的尸首,至此起,蔡氏朋党大乱。

    京中的西北叛军本是各方豪强所集,忽然群龙无首,很快便起了内讧。姜湛趁着叛军混乱,在张岭的指引下秘密签发诏书,令京城之外的援军集结至东南角门处,在第三日夜里爆发总攻,经过五日六夜的混战,终于反扑大胜,夺回京师。

    重新掌权的姜湛愈加多疑,不仅把宫中血洗一番,就连本欲沿密道出逃的胡黎也被宫差截住,最终被架去御花园中严刑拷打,令宫中所有太监、宫女围观着,酷刑处死。

    而蔡岚因救驾有功、忠心相伴,被封为勤顺侯,夜夜陪伴帝侧,万分得宠。可蔡岚却不免骄纵起来,以致于驾着姜湛的帝辇在宫中游走、呵斥,更有不与姜湛请示便从宫中接出蔡延之举,在宫外更是挪用工造,大肆修建蔡氏烧毁的府邸,将院落修葺得愈加恢弘奢靡,自己也添置了数百仆从、门客。

    京城的隆冬便在这改天换日中轰然碾过,春雷打响之前,一夜里,崇宁殿中温光火照,暖被褪下,姜湛钻出锦被,支颐看着身边的蔡岚道:“内阁敦促朕处置蔡家谋逆一事已有数月,你说,我该如何处置你父兄才是?”

    蔡岚颊上透着微红,神采餍足而迷离:“造反的人是我大哥,父亲和二哥、并未参与,眼下大哥死了,叛军都已伏罪、招安,张岭怎还要处置我蔡家呢?怕不是老糊涂了罢?竟连私怨和公事都不分了!眼下朝堂不稳、人心涣散,正是用人之际,皇上正该重新启用我父亲与蔡氏。蔡氏自开朝以来,世世代代忠心耿耿、为国为民,如今若再获入朝,定会将功折罪,更加忠于皇上。”

    姜湛抚在他颊边的手指一顿,垂下眼,蔡岚见他不语,又道:“更何况,这一切不都是裴钧的错么?若不是裴钧那厮和晋王勾结一处陷害我大哥,我大哥怎可能发兵造反?”

    姜湛的眉顿时一皱。

    他指间滑到蔡岚颈间的蜜蜡项链上,轻轻点了点:“多好的珠子,成色不错,却欠了打磨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法华寺贡来的,你若喜欢,我便送你。”蔡岚全然松弛地躺在榻上,闭目笑着道。

    “你送我?”姜湛面上还笑着,可问出的话已是绝顶的冷,“你学问不错,难道不知这‘贡’之一字,究竟何意?”

    此问一出,蔡岚瞬时惊醒,可来不及解释,便见眼前银光一晃,喉间霎时剧痛,一把锋利的短刀已狠狠扎入他脖子。

    鲜血顿时涌了出来,喷溅在姜湛苍白而平静的一张冷脸上。蔡岚甚至无法大叫,他只能拼命捂着透风的喉咙挣扎起身来,下刻却绊倒在床边,惊恐无比地向外爬动。

    姜湛慢慢地起了身来,从他身后走至他面前,挡住他的去路,居高临下地注视他道:

    “这珠子你既喜欢,朕便赏给你随葬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