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节

作品:《我在古代八卦的日子

    贺誉和章丞相还想反抗,但是一想到他们败了,挣扎也没有那么剧烈,最终都被制服了。

    贺铭一脸高兴的走过来,贺蘅说的一句话却让他的笑容僵住了。

    “把陛下和明王也请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贺蘅,你什么意思?”贺铭愤怒的质问道。

    被士兵押解着的贺誉哈哈大笑,“什么意思,这么明显你都不知道吗,大哥,你真以为贺蘅有那么好心,会帮你稳固太子的位置?你还真是天真呢,我早就说过了,贺蘅就是个伪君子,只是故意表现出对皇位不感兴趣,麻痹你们而已!”

    “贺蘅,你也想造反吗?”庆隆帝低沉着声音,面色阴沉的盯着他。

    贺蘅神色平静,没有回答庆隆帝的话,“张总管,带陛下下去休养吧。”

    “是,王爷。”张总管出乎意料的听贺蘅的话。

    庆隆帝立刻明白了,愤怒的盯着张总管,“你居然背叛朕!”

    不是疑问,而是肯定。

    “陛下,您老了,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,何不放手,以王爷的聪明才智,定能将周朝治理得更加强大。”张总管苦口婆心地劝说道。

    庆隆帝冷哼一声,“贺蘅他给了你什么好处?”

    张总管如实,“王爷没有给我什么好处。”

    庆隆帝并不相信,他现在就是一个将死之人,很快就被张总管带回去。

    第二日,朝庭公布了贺誉和章丞相造反,以及与蛮国勾结,出卖沈将军的行军路线,害死上万士兵的消息,悉数公布出去,立即引起轰动,尤其是失去儿子的百姓,不管有没有在被害死的士兵里,皆愤怒至极,甚至有百姓联合起来,请求陛下处死贺誉和章丞相,这事持续发酵,百姓关注着贺誉的事,反而没什么人去注意贺铭丢掉太子一位的事。

    贺铭也被贺蘅撸掉太子的高贵身份,因为第二天便有御史弹赅贺铭,罗列了的罪名都是贺铭犯过的,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害死了一名富商的女儿,贺铭看中对方的美貌,强抢回王府,当时富商的女儿已经与青梅竹马定婚,两人很快就要成亲,被强抢后,富商的儿子为了救出姐姐,被明王府的下人拳打至死,富商为此与贺铭不共戴天。

    民不与官斗,何况是有些事可能需要依靠官府的富商,最终富商被贺铭诬陷,家产被夺走了,可谓家破人亡。

    这件事之所以揭发出来,是因为富商有个姐姐,得知弟弟的悲惨遭遇后决心与贺铭对抗到底,在这之前,她曾告过多个官府,但那些人一听到明王就不再接手,甚至有人将此事告诉贺铭,所幸贺铭觉得她翻不起大浪,这才留住性命。

    事情爆出来后,贺蘅非但没有包庇明王,反而以天子犯法,以庶明同罪论罪处置,贺铭被关押在刑部大牢,如果罪名落实了,不说王爷的身份铁定保不住,性命都有可能丢掉。

    百姓听闻这个消息,无一不拍手叫好。

    因庆隆帝毒性发作未清醒,朝中大事斩由贺蘅代为处理。

    每日从早忙到晚上,阮黎与他见面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。

    直到第五天,李南突然上门,说是请阮黎进宫。

    “是贺蘅让你来的?”阮黎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王爷,朝中大事太多,他无法离开皇宫,于是让我过来请阮小姐进宫见面。”李南解释道。

    阮黎也挺想见一见贺蘅,那天正德殿上发生的事一定很惊险,“那好,我随你进宫。”

    李南高兴道,“阮小姐需不需要准备一下?”

    阮黎,“好,等我片刻。”

    阮黎回去跟阮夫人说了这件事,阮夫人已经从夫君那里知道皇后和贺誉等危险人物都被关押起来,便同意了,“你与贺蘅终究还没有成亲,不要待太晚回来,知道吗?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娘。”阮黎挥挥手便跑了。

    阮夫人突然忧愁起来。

    “夫人,别担心。”王婶安慰道。

    阮夫人叹了一口气,“我现在只希望贺蘅能够初心不改。”

    初心不改,又有几个人能做到。

    不知阮夫人忧愁的阮黎,跟着李南进宫后,还没见到贺蘅,反而遇到了朝阳公主。

    “阮黎!”朝阳先看到阮黎,没等她看过来,就先挥着手,叫喊着她的名字跑过来。

    两个小姑娘抱在一起。

    阮黎很高兴她没有出事,“我听说是张麽麽救了你,她是不是很厉害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你怎么知道,我现在才知道张麽麽原来身手那么厉害,贺铭派来的人很多都被她解决了。”朝阳公主活泼如初,没有露出丁点被庆隆帝囚禁过的伤心。

    阮黎观察后就放心了,“最重要的是人没有事。”

    朝阳公主点头如捣蒜,“你这是要去我哥那里吗?”

    阮黎点点头,“你要一起去吗?”

    朝阳公主嘿嘿一笑,“我就不去了,嫂子。”

    阮黎想解释,又觉得有点矫情,都是要成亲的人,叫声嫂子也没有错,干脆默认了,“那我先走了,改天约出来聊聊。”

    “好,你快去吧,别让我哥久等了。”朝阳公主将她往前推。

    阮黎就走了。

    早朝已经结束,贺蘅也不在御书房,而是在议事厅,原来早朝结束后,还有很多后绪要商谈。

    李南将她带到议事厅的隔壁,等他们谈完,“阮小姐在这里等一下,王爷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你去忙你的吧。”阮黎无所谓的挥挥手。

    李南笑了笑,“多谢阮小姐,那我就先走了,王爷说皇宫有些地方最近可能不安生,您如果想出去散步,就在御花园,其他地方等以后,您想去哪就去哪,不会有人再拦着您。”

    “哦,我不会乱走的,你放心吧。”阮黎点点头。

    李南等了一会,发现她真的只这个反应,这才离开。

    “小姐,我们要不要去御花园转转?”春花以为小姐肯定不会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阮黎一点淡定,“我也是快要嫁人的人了,以后要成熟一点。”

    春花诧异,“小姐,您……”

    阮黎阻止了她,“不用说了,我已经决定了,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女人总能把男人迷得神魂颠倒的?”

    春花摇摇头,“不知道啊小姐。”

    阮黎说,“因为她们都是很成熟的妖姬。”

    春花看着小姐精致的脸庞,缓缓啊地一声。

    “呵。”门口传来的笑声。

    阮黎和春花回头,看到站在门口的贺蘅。

    贺蘅走进来。

    “这么快就结束了?”阮黎眨眨眼,没有被抓包的窘迫。

    “我听到你的声音。”贺蘅走到她面前,笑着解释道。

    阮黎吃惊道,“你的耳朵真灵。”

    贺蘅想起她刚刚对成熟的理解,微微弯下腰,与她对视,“我觉得你现在很好,成熟与你不搭,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好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行。”阮黎不带丁点犹豫。

    贺蘅微讶,“为何?”

    阮黎,“因为我的感觉有时候可能是想打人。”

    贺蘅忍俊不禁。

    正在这时,新晋的禁卫首领走进来,“王爷,陛下想见您。”

    贺蘅挑眉。

    阮黎懂事地说,“你去吧,我想去御花园转转。”

    贺蘅摸摸她的脑袋,“我很快就回来。”

    贺蘅转身带着禁卫首领离开,独自前往明清殿。

    张总管正在殿门口等着,看到他立刻迎上来,“王爷,陛下体内的毒性已经蔓延全身,谢太医说就这两天了,陛下有话想跟您说。”

    “我知道了,你们在外面守着。”

    明清殿

    “贺蘅还没来吗?”庆隆帝面色少有的红润,伺候他的依然是张总管,派人去找贺蘅还不到一刻钟,他已经问了不下三回。

    “阮小姐进宫看王爷来了,可能要过一会。”张总管平静地回道。

    庆隆帝露出嘲讽的表情,“现在我这个父皇都喊不动他了。”

    张总管不答了。

    没过多久,贺蘅进来了,走到庆隆帝面前,“父皇,您找我?”

    庆隆帝支撑着想要坐起来,试了几次才堪堪坐起来,看着贺蘅,冷酷地说道,“朕知道你现在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继位,朕也不要求你必须杀掉朝阳,但你必须将她送走,永世不得回京,你母妃背叛了朕,这是事实!如果是你,朕相信你也会做出同样的事,朕现在就只有这一个要求,你不答应,就别想朕将皇位传给你,你永远都会名不正言不顺。”

    贺蘅听完久久没有反应,就在庆隆帝以为他在犹豫纠结之时,他开口了,“父皇真的相信朝阳不是您的亲生女儿吗,相信母妃有机会背叛您吗?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什么意思!”庆隆帝咳嗽一声,紧皱起眉头。

    贺蘅掀起嘴角,讽刺道,“母妃自进宫便没有再出宫,后宫守卫森严,暗处盯着母妃的眼睛不知凡几,想要抓住母妃把柄的人,更是多不胜数,这种情况下,母妃又如何与外男私通?父皇在意的,不过是自己的帝王尊严罢了,您爱的不是母妃,而是您自己。”

    庆隆帝面色青白交错,“果真如此,你母妃为何要同张麽麽说朝阳的秘密不能被人知道?”

    “收买小和子对皇后并不难,当然小和子犯了错,母后一向不能容忍仗势欺人的人在自己的寝宫里,这才将小和子赶出宫,小和子对母妃怀恨在心,帮皇后说谎不是很正常吗,父皇之所以不查证便相信了他们的话,不过是因为您对母妃不够信任,您曾说过,朝阳是所有子女中性格与您最像的,外人几句话就抹掉了十几年的亲情,若母妃地下有知,怕是会死不瞑目。”

    被贺蘅揭穿了老脸,庆隆帝脸上露出恼羞成怒之色,“好,就算你说的是真的,朕可以不再提朝阳的事,但朕要你放了贺铭,就算他做了什么,他始终是你大哥,朕的大皇子,前皇后唯一的儿子。”

    贺蘅面无表情,“您真的是关心贺铭,而不是为了害儿臣?”

    一旦放了贺铭,他不仅会成为言而无信的小人,百姓也会对他失望至极。

    “你是朕的儿子,朕怎么会害你。”庆隆帝平静地说道。

    贺蘅轻笑一声,“你不甘受制于自己的儿子,被儿臣凌驾于头顶,死之前也要为难儿臣一下,给儿臣找一堆麻烦。”

    庆隆帝一直都知道他很聪明。

    贺蘅朝张总管示意了一眼。

    张总管立刻会意的走出去。

    贺蘅背着手,看着庆隆帝,好一会也没有开口,直到庆隆帝眉头起皱,“父皇可还记得母妃是怎么进宫的?”

    庆隆帝不语。